在中国国学教育学院的学术指导下,由全国一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专家、教师共同研发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,以下是第一批课程的基本信息表。
课程性质 |
课程层次 |
课程名称 |
开设方式 |
周课时/总课时 |
开设学段 |
核心课程 |
小学 |
中华文化精神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96课时 |
小学 |
中学 |
中华文化精神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96课时 |
中学 |
|
特色课程 |
礼学 |
礼仪与生活 |
课堂授课、演习 |
1-2节/32课时 |
幼教、小学 |
食育与养生 |
特色教室授课、实操 |
2节/64课时 |
小学、中学 |
||
蒙学 |
蒙学吟诵(幼儿)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48课时 |
幼教、小学 |
|
蒙学吟诵(儿童)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96课时 |
小学 |
||
幼小吟诵(衔接)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32课时 |
幼教 |
||
小学 |
声律启蒙与创作 |
课堂诵读、讨论 |
1-2节/64课时 |
小学 |
|
吟诵艺术 |
音乐教室授课、实操 |
2节/64课时/级 |
小学、中学 |
||
小学生的吟诵课 |
课堂授课,训练 |
1-2节/32课时 |
小学 |
||
中学生的吟诵课 |
课堂授课,训练 |
1-2节/32课时 |
中学 |
||
汉字甲篆 |
课堂授课、实操训练 |
2节/96课时 |
小学 |
||
大学 |
儿童论语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48课时 |
小学 |
|
经典吟诵(早读)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2次/30次/学期 |
小学、中学 |
||
语文吟诵(渗透)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语文古诗文课 |
小学、中学 |
||
艺学 |
童谣创编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32课时 |
幼教、小学 |
|
儿歌创编 |
课堂授课、讨论 |
1-2节/32课时 |
小学 |
||
教育活动 |
家校活动 |
重修家史 |
布置作业、讨论 |
1次/两周 |
小学、中学 |
师生活动 |
心灵陪伴 |
个别谈话 |
3-5次/周 |
小学、中学 |
|
教学组织 |
纵向编班 |
课后编班教学 |
每天 |
小学、中学 |
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,应该呈现为三层结构:
外层才艺课程:传统才艺、民俗文化
(如民族乐器、剪纸、武术、地方文化等)
中层素养课程:国学知识和技能
(礼学、蒙学、小学、大学、艺学、实学)
内层精神课程:中华文化精神
(中华文化的理念系统,为人处世之道、安身立命之法)
核心课程:
内容分为三门:中华文化精神、重修家史、心灵陪伴。
1中华文化精神(儿童版、少年版):
中华文化精神,是中华文化的理念体系,教会孩子如何运用中华文化精神来处理人生问题,如何对待自己,如何对待他人,如何对待成功与失败,如何对待公义与私利,用中华智慧获得健康安详的幸福人生。
中华文化精神,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文件和教育部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》中所提出来的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内容:核心思想理念、中华人文精神、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,它们是中华文化的精神理念体系。
这门课主要以经典诵读、儿歌故事、诗词吟诵、动画影视、话题探讨、趣味活动等方式,培养儿童的中华文化精神,学习中华世界观、历史观、社会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理解中华文化的框架体系和理念精神,建立中华思维模式,树立中华文化信仰,养成健康、乐观、柔和、坚强的处世心态,形成开阔、向上、向前、向善的精神境界,了解社会人生的真实状况,形成坚定灵活的处理方法。
2重修家史:
家史是家教的基础。自古以来,中华家族都有口述或者书写家史的传统。家史与国史一样,并非仅仅是客观历史的记录,而是更注重考察人性的隐显与大道的沉浮。家史传统在近百年受到了极大破坏。家史课程就是要从这一代开始重建家史。课程主要不是在课堂上,而是在课外,在家里。老师将按步骤指导学生回家采访长辈,积累资料,写成家史,装帧成册,从此代代相传下去。
3心灵陪伴:
本课以私密谈话和活动的方式,让学生把日常生活和烦恼难题向老师倾诉,老师倾听和同情学生的境遇,开解和鼓励学生,陪伴其心灵的成长。这门课程要让学生感受到人间有关怀、有爱心、有善意,让学生对社会保持健康的看法,对未来保持不灭的希望,同时指导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,沟通学生与家长、老师、同学的关系,协助解决一些生活问题。
素养课程
素养课程是国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课程。按照国学固有的体系结构,分为礼学、蒙学、小学、大学、艺学五个层次。每个层次有数门课程以供选择。其中吟诵是本课程体系最具特色的基本学习方法。吟诵即古代的“读”,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方法。普通话吟诵经过了十几年全国上万所学校的教学实践,证明其在激发兴趣、加强记忆、深化理解和诗词格律等方面的强大功能,是古诗文和中华经典学习的前沿高效的方法。
才艺课程
才艺课程即琴棋书画、民俗技艺等课程。学校和社会机构均可根据教师情况自行设立。
本课程体系主要提供核心的精神课程和中层的素养课程。学校和社会机构可选择引进其中的某些课程,,再结合自身的才艺课程和活动,就可以基本构成自己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体系。